-

-
2018-03-22
“3.15”回顧:打碎謠言 科學引導大眾飲食習慣
-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物的要求已經由最開始的吃得飽提升到吃得好。要實現這一目標,除了國家規定的各種法律法規之外,健康的飲食習慣也是十分重要的。隨著百姓對健康的飲食習慣的關注不斷加深,各種有關食物相克的說法層出不窮。在今年的“3 15”晚會上,央視推出“辟謠”環節。應用一些先進的檢測儀器和手段來揭露謠言后的真相。
-

-
2018-03-14
政協委員:食安總體向好 食品檢測仍需繼續努力
- 在今年的“兩會”上各地代表紛紛發言,為我國的食品安全建設提供寶貴意見,其中多年從事食品安全工作的夏濤委員指出“近年來國家對于農產品安全水平還是總體向好的。當然問題依然存在,特別是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低、各方面污染問題較突出,源頭治理的難度還很大。”從17年的食品抽檢結果看,雖然我國的食安工作取得很大進步但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農藥獸藥禁用及殘留、重金屬污染超標等問題還依然存。從源頭治理污染保證食品安全是依然是我國食安工作的重點。為國民營造一個安全的就餐環境是就需要我們的檢測人員和各種檢測儀器的通力配合。
-

-
2018-03-13
國務院:環保工作初見成效,2018年推進鋼鐵行業改革
- 近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們代表大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總結了過去五年政府的主要工作。其中,在環境保護方面,政府制定實施了大氣、水、土壤防治三個“十條”并取得實效;將重點城市污染天數減小一半;同時森林面積增加1 63億畝。而在2018年,政府除了穩定已有成效,堅決打好大氣、水以及土壤三大戰役之外,還將要推進鋼鐵等行業的改造,施行高污染排放標準并且限期達標。在我國鋼鐵行業的標準可以按照《GB T 223 80-2007》或是《SN T 2680-2010》等標準實施。
-

-
2018-03-09
“兩會聲音”--農業部將繼續進行農藥化肥減量工作
- 2018年3月5日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會剛一結束,就開啟了今年全國人代會的首場“部長通道”。在其中,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目前我國農藥使用量已經連續3年負增長,化肥使用量已實現零增長。下一步將繼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工作。民以食為天,農產品安全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韓部長的承若,顯示出我國農產品安全工作有了很大成效,這離不開健全的標準體系和相應的檢測儀器。
-

-
2018-03-07
新版《環保名錄》出臺 重金屬檢測成為環保重點
- 近日,國家環境保護部辦公廳正式印發了《環境保護綜合名錄》,此舉是為了有效遏制“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生產、使用和出口,鼓勵企業購置使用環境保護專用設。在這份《名錄》共收錄了885項“雙高”產品。在這885項“雙高”產品中涉及200余種重金屬污染的產品,可以看出重金屬污染占據了我國環境污染的很大部分。
-

-
2018-03-05
山東積極打造萬噸級金礦資源基地 火焰原子熒光光譜儀助力檢測
- 從國土資源部了解到,自2011年山東省膠東地區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以來以獲得重大進展,其中新增金資源儲量2400余噸,累計探明資源儲量達4600噸,躍居世界第三大金礦區。目前,山東省正積極踐行“向地球深部進軍”號召,打造萬噸級金礦資源基地,爭創國家級深部找礦實驗區。黃金產業的高速發展同樣也帶動了黃金檢測行業的發現。
-

-
2018-03-02
新春伊始餐桌安全升級利好食品檢測儀器
-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食物占據了很大的一部分。相信各位在假期中也是好好地犒勞了一下自己的“五臟廟”。說道這里我們就要感謝一下那些奮斗在食品安全保衛戰的一線工作者,正式他們的辛勤工作才換來我們良好的飲食就餐環境。在“十三五”期間我國首次將食品安全戰略提到國家級戰略,政府也相繼頒布了更為嚴格的食品安全規定,這為食品安全檢測市場開啟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對食品檢測設備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

-
2018-02-27
“綠盾2018”即將展開 新一代原子熒光產品助力水質監測
- 環境保護部審議并原則通過《“綠盾2018”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方案》《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方案》及《2018年黑臭水體整治和城鎮、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專項行動方案》等多項環保行動。從中可以看出,我國2018年的環保工作將會圍繞生活飲用水以及污水的治理展開。治理離不開檢測,建立完善的水環境檢測體系除了需要大量的檢測人員之外,檢測速度快、技術指標好的檢測儀器也是必不可少的。
-

-
2018-02-11
春假到,金索坤陪您回顧“2017我們共同走過的日子”
- 時間如指間沙般悄然流逝,回想2017才發現在這短短一年里,金索坤竟也經歷了這么多的事情。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回憶“2017年,我們經過的那些事!”
-

-
2018-02-09
2020版“藥典”大綱新鮮出爐 中藥將迎來重大機遇
- 在2020版《中國藥典》大綱中新版藥典將收載品種總數高達6400 個左右, 其中的中藥增加品種約 220 個,總數可達720個。從中不難看出此次藥典收錄的重點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瑰寶的中藥。從總體上講中藥有著安全,副作用小;對腸胃損傷小;對肝腎刺激小的特點。然而中藥卻至今未能進入國際醫藥行業的主流市場,其首要原因是無法鑒定出中藥中主要成分以及藥品的毒理作用。
-

-
2018-02-08
2018年部分“洋垃圾”禁止入境 消除重金屬危害隱患
- 近日,國家環保部發布了關于《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冶煉渣》等11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公告,這11項有關“洋垃圾”的標準將在3月1號正式實施。與2005版國家標準相比,新版國標調整了危險廢物尤其是重金屬污染物的控制要求。對于這些“洋垃圾”危險廢物的控制,第一步就是需要檢測。在《GB 5085 3-2007》中就介紹了砷、銻、鉍、硒等重金屬在這些“洋垃圾”中的限值……
-

-
2018-02-06
美化環境≠美顏環境檢測數據
- 近日,寧夏石嘴山市環保局徹底火了一把,只因為該環保局利用霧炮車噴水霧以求改善環境監測數據,不料一個“用力過猛”把大樓噴成了冰雕。實際上,這種對環境監測數據進行“美顏”并不是個例,例如陜西西安市環保局長安分局給空氣采樣器“戴口罩”、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華區為改善大氣環境檢測數據而禁止大貨車經過該路段等,雖然這種改變局部空氣質量來“美顏大氣環境檢測數據”的做法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背道而馳,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也證明了在大氣污染防治中檢測數據的重要性。快速準確的搜集到大氣環境檢測中的數據對于大氣污染的防治有著指導性的作用。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