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4
食品安全是關乎國泰民生的大計,2015年10月實行的新食品安全法又被成為“史上最嚴”食品法,可見無論國家還是個人對于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視。然而在這為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而設立的層層保障中還漏掉了食品包裝這一重要環節。近日,郭副會長指出作為食品安全鏈條上的重要一環,我國現行食品包裝標準嚴重滯后,亟需修訂完善,食品包裝需要革命。特別是食品包裝中往往會帶有重金屬成分,威脅人類身體健康。
食品包裝中的重金屬來源主要是一些添加劑,如熱穩定劑會存在鉛、鎘等含重金屬的鹽類;著色劑常有鉻無機鹽;包裝袋上的油墨印刷存在重金屬;催化劑常有三氧化二銻等。常用來檢測這些重金屬的方法包括比色法、電化學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原子熒光光譜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等。就單看檢測結果來說,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是比較理想的檢測方法只之一,它具有檢出限低、線性范圍寬、干擾小、精密度高、可以進行多元素的快速分析。但在國內情況來看,儀器的運行成本較高不適宜作為常規檢測儀器。而同樣可進行多元素測定的原子熒光光度計檢出限低靈敏度高,得到廣泛應用。但原子熒光光度計的發展很大的一個掣肘就是只有一部分重金屬可以和酸反應生成氫化物氣體,所以大部分市面上出售的原子熒光光度計都只可以檢測砷、銻、鉍、鉛、錫、碲、硒、鋅、鍺、鎘、汞等11種元素。這種限制在郭小偉教授提出并研發新一代火焰法原子熒光光度計后被打破,而金索坤采用氫化法-火焰法聯用技術,將原子熒光光度計可檢測元素擴展到包括金、鐵、鈷、錳、銦、鎳、鉻、銀、銅等20種元素,而且還在持續增加。就如金索坤的SK-2002B氫化法-火焰法聯用原子熒光光度計,就可以檢測20種元素。大大擴展了原子熒光法可檢測范圍。
保證食品安全,在檢測上就要不留死角,不僅食品本身的檢測要細心,對于食品包裝也不能松懈。金索坤在這里給您提個醒,對于食品包裝,盡量不要選擇色彩艷麗金光閃閃的包裝。
金索坤 SK-2002B 氫化法-火焰法原子熒光光度計/光譜儀
更多信息請關注金索坤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