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1
水是生命之源,而我國的水資源現狀不容樂觀,從2004年中國水資源公報顯示,全國總用水量已經達到5548億立方米,水資源使用率已達70%。而且更為嚴峻的是,目前我國城市污水的處理率僅為45%左右,由于污、廢水處理率低,再加上面源污染日趨嚴重,致使我國各大水系和眾多湖泊以及地下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所以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指出要“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
打好碧水保衛戰的前提就是要加強水資源的監管機制,在去年3月份環保部印發的《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監測任務作業指導書(試行)》同樣提到了水質監測工程的精準布局。精準布局就需要精準的檢測數據,例如在《指導書》中指出高錳酸鹽指數、砷、硒、汞、氟化物等物質的測定所得的數據都需要及時處理并上報有關部門。
同時在指導書中指出GJW-03-SSG-012中明確的將原子熒光法列為第一法。可見,原子熒光光度計在重金屬檢測領域的重要性。但是水質檢測不同于其他樣品的檢測。首先水質檢測是一項十分繁雜的工作,因為它和固體廢棄物不同,淺層地下水的污染與地表水的污染存在“相互影響”的關系。這就需要大量的檢測數據;另一方面,使用原子熒光光度計檢測汞元素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遇到汞元素的記憶效應問題。因為汞元素的吸附性和揮發性大,所以使用原子熒光檢測汞的時候記憶效應會相應增大,影響實驗結果。這兩個問題將會成為水質檢測兩個難題。
北京金索坤公司專業研發原子熒光光度計三十余載,更是我國原子熒光技術的發源地和領跑者。為了提高原子熒光光譜儀的檢測效率金索坤公司的研發團隊在進樣方式上摒除了傳統的樣品-空白-樣品交替進入的斷續進樣方式,采用先進的連續流動進樣技術。相對于傳統的進樣方式來說,連續流動進樣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儀器的重復性指標,并且提高了儀器的檢測效率。同時金索坤采用具有發明專利技術的連續流動進樣方式大大提高了測試效率,是傳統進樣方式工作效率的三倍。測試一個樣品三次數據僅需30秒。另外,金索坤的研發團隊大膽創新,率先采用模塊化設計,將氫化物發生系統和氣路傳輸系統高度集成在具有金索坤專利技術的多功能反應模塊和集擴式傳輸室中。這種模塊化設計在保留了各系統的各項功能的同時極大地縮短管路路徑,有效地消除了記憶效應。大幅度提高儀器的檢測效率,有效地消除記憶效應,解決了使用原子熒光檢測水環境中遇到的兩大難題,在面對水質檢測任務時,我們的檢測人員也可以多幾分從容和自信。
更多信息請關注金索坤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