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5
近日,環保部、發改委、工信部聯合公布了關于印發《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的通知,在《方案》中提出要在2020 年沿海各省近岸海域一、二類海水比例達到目標要求,全國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到70%左右;入海河流水質與2014 年相比有所改善,且基本消除劣于V類的水體目標。
在《方案》中還提到我國近岸海域生態破壞形勢嚴峻。據統計,195 條入海河流中,有43 條河流入海斷面水質為劣V類。401 個直接向海洋排放污(廢)水的排污口年排水總量持續增加。治理水污染的前提是檢測,而水質檢測不同于固體廢棄物的檢測,淺層地下水的污染與地表水的污染存在“相互影響”的關系。這給檢測帶來很大的麻煩。
比如檢測污水中的砷、汞等重金屬元素時,雨水增多,海岸線地表水會補給地下水;反之,當旱季時地下水會補給海岸地表水。這樣,污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就會在地下水和近岸海域之間流動,為了了解近海領域水質情況就需要多次檢測。而《方案》要求在2017年底全面清理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時間緊,任務重是當前水質檢測工作的難點。因此,完成此次檢測任務就需要一臺高效的重金屬檢測儀器。北京金索坤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是市面上唯一一家只專注原子熒光光度計的研發以及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為了提高儀器的檢測效率,金索坤的研發團隊摒棄了傳統的樣品-空白交替進樣的傳統進樣方式,采用擁有金索坤專利技術的連續流動進樣方式。
所謂的傳統進樣方式就是指:被測樣品溶液進入樣品管后,通過載流(空白)將樣品帶入氫化物發生器的方式稱為斷續進樣,包括間歇進樣和順序注射。此種進樣方式是由手動進樣方式改進而成的自動進樣方式。這種進樣方式的測試過程是樣品-空白,樣品-空白交替進行。檢測時間為180-270秒(按一個樣品3次數據計算)。
而連續流動進樣則是指:被測樣品溶液直接進入氫化物發生器的方式稱為連續流動進樣方式。此種進樣方式克服了傳統進樣方式測試速度緩慢和測試穩定性較差的缺點。它的檢測過程則是樣品-樣品連續過程。檢測時間為30秒(按一個樣品出3次數據計算)。
可以看出,采用連續流動進樣技術的新一代原子熒光光度計檢測效率是普通型號儀器檢測效率的三倍,減輕了檢測工作的壓力。
近岸海域是陸地和海洋兩大生態系統的交匯區域,陸地和海洋環境因素都對近岸海域環境質量有著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作為原子熒光技術的發源地以及原子熒光行業的領跑者,北京金索坤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會不遺余力的為原子熒光技術的發展探索乾坤,為我國近岸海域污染的防治貢獻力量。
金索坤SK-樂析原子熒光光度計
詳細信息請關注金索坤官方微信